斑节对虾、河豚的生态化养殖和管理

核心提示: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在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东坂村,戴进伟父子二人是出了名的养殖高手,对斑节对虾、河豚的养殖颇有经验,每年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在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东坂村,戴进伟父子二人是出了名的养殖高手,对斑节对虾、河豚的养殖颇有经验,每年都有不错的收益。父亲是当地养虾最资深的那一辈,而戴进伟随着父亲摸索了十几年的养殖经,如今也是青出于蓝,今年养的700亩虾塘仅斑节对虾取得了平均每亩1万元以上的产值,截止至5月底已经出了700多万元的虾,还有部分虾和塘里混养的河豚和花蛤没出完。
  
  戴进伟
  
  东坂村是漳浦养殖斑节对虾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村,接近7000亩的土池面积可谓壮观,这里还有着十分特别的名头,据说是漳浦养殖最早、效益最高,也是塘租最贵的地方。东坂村从1983年左右开始养殖“长毛虾”(中国对虾),到了1992年开始出现斑节对虾的养殖,那时还没有人工培育的虾苗,都是捕抓海苗养殖。后来有人将虾跟河豚一起套养,这种更加生态和稳定的模式也就这么流传了下来,这也算是开启了鱼虾混养模式的先例。
  
  打造生态模式:虾、鱼、贝混养
  
  据戴进伟介绍,东坂村之所以能以水产养殖闻名,除了当地天然的养殖环境,还因为当地人对自然生态规律的遵循。
  
  “现在很多所谓的‘精养’模式,单品种高密度放苗,追求高产量,其实违背了自然规律,如果人工养殖能尽可能地还原生态的环境,以最优组合的多品种套养,虽然产量不会特别高,但养出来的鱼虾才是最健康最接近野生状态。”戴进伟的土塘是将斑节对虾、河豚、花蛤一起套养,根据几个品种的生长速度和习性分批放苗,从7月份开始放斑节虾苗,密度1万尾/亩,待虾生长情况较稳定后放河豚鱼苗,河豚比斑节虾长得快,可以清除塘里的病虾。
  
  戴进伟说,每亩放50斤河豚苗,次年正常能收1.5倍(即75斤),若能翻一番就很不错了。花蛤要等到11月份才放苗,每亩可放6万-10万只,那时候天气较冷,河豚比较温顺不会捕食花蛤苗,等到天气暖和花蛤也长大了,且花蛤的活动对底质的改善有很大帮助。这三种品种的搭配,彼此之间共处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让整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达到平衡,这也是当地养殖这么多年来演变至今一个最佳的组合模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