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爱得深沉——全国种粮大户的心声

核心提示: 40岁的吕守君,是响当当的全国种粮大户,早在2000年,25岁的吕守君就流转了2700亩土地种植棉花;2014年,种植了1100亩小麦、200
          40岁的吕守君,是响当当的“全国种粮大户”,早在2000年,25岁的吕守君就流转了2700亩土地种植棉花;2014年,种植了1100亩小麦、2000亩玉米,1700亩水稻,230亩棉花,纯利润200万元。这么多年以来,吕守君的种地热情为什么越来越高涨?“以前农民种地都是缴‘公粮’,现在不但不用缴‘公粮’了,而且还有各种惠农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他告诉笔者。

  “只要有地,还愁不赚钱?”

  “现在很多人不愿意种地,你为什么从年轻的时候起就爱种地呢?”笔者问。“黄河口附近新淤地多,这里的农民习惯于粗放耕作,靠天吃饭,因沟渠不能配套,很多地种不了几年就因为返碱或者地力瘠薄而被撂荒。总不能老是让这些地荒下去吧?看到这些荒地我就心疼。再说,如果多种地还能不赚钱?”吕守君道出了种粮的初衷。

  “由于我种的地比较多,还是垦利县的良种实验示范点,有新品种我先种,如果种的好、产量高,才推广给其他的农民。同时,县农技站还派技术员跟踪观察指导,提前测土配方施肥,极大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吕守君说。

  “良种补贴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补贴品种必须是通过国家或者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在补贴项目实施中,针对多个优良品种都配发相应的技术措施资料,做到了技术跟着种子走,实现了种子与栽培技术要点一并到户。由于先进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大大提高,也有利于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充分体现了统一供种的优越性。”垦利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张华祥介绍,“在吕守君等种粮大户的推广下,仅永安镇今年就新增4万亩水稻。”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