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牛肉为啥比猪肉贵一倍?

核心提示: 如果恰巧你在支付宝上投资了一款理财产品,这笔钱可能在整个牛肉产业链条上流转了一圈儿,最后带来你餐桌上的一块放心、美味
    如果恰巧你在支付宝上投资了一款理财产品,这笔钱可能在整个牛肉产业链条上流转了一圈儿,最后带来你餐桌上的一块放心、美味的牛排。

  5487万吨,740万吨。

  这分别是2015年中国人吃掉的猪肉和牛肉的重量。

  从1980年的1134万吨到2015年的5487万吨,中国猪肉年产量保持着年均11%的增速,且上升趋势有增无减。

  牛肉缺口更大。2013年,中国人平均每人吃了不到10斤牛肉,不到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一半儿,牛的存栏数(所有圈养的牲畜数量)常年徘徊,不容乐观。

  养猪、养牛产业都站在了风口上,可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境——缺钱。

  一分钱愁得英雄汉 在父亲坟头哭

  缺钱的问题,从家庭和个人养殖户这个环节就开始了。

  12月5日,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迎来一场猛烈的冷空气,温度骤降到零下15度。上午刚过10点,数10辆货运大车在草原小镇舍伯吐的成峰牲畜交易市场门口,排了两条长队。几个小时里,上万头架子牛在这里完成交易,运往全国各地。

  所谓架子牛,一般是1到2岁,七八百斤重的小公牛。养殖场、养殖户从市场上买回去,经过五六个月的精心育肥,就成了最后进屠宰场里的肉牛。

  在市场里常年做生意的通辽人吴宝银是个养殖户。家里承包了2000亩草场,能同时育肥100头架子牛。

  可吴宝银只养了20头,问题就出在钱上。

  老吴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买一头架子牛成本七八千,一头牛一天要吃40斤料,育肥之后一头牛能挣1600块,如果养上它100头,半年就能挣16万呐!可老吴没那么多本钱,“差老多了,起码要五六十万!”

  找银行,没有一家肯给牧民贷款养牛,找民间高利贷,“月息就有1分,谁舍得?”

  江西丰城养猪户曾树林没少搞民间贷款。

  曾老师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波考生,中专毕业后在当地做了一名化学老师。直到现在,曾树林还保持着当年教书时候的做派,讲起话来抑扬顿挫,摆着手一副让你在课桌上坐稳的架势,张口就抛出一句当年的口头禅,“认真听我讲啊!”

  曾老师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块做买卖的料。上初中就跟父亲在当地倒鸭绒,工作后一个暑假就能挣好几百,相当于做老师小半年的工资,不久就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

  1998年干上养猪后,曾树林很快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一波猪瘟过去,隔壁家的猪场死了将近四成,肉价涨了一半,曾老师养的猪一头也没白搭,踏踏实实赚了一大笔。

  曾老师觉得自己是个“干大事儿的人”,越来越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的猪场逐渐已经成了当地规模最大的猪场。

  猪肉市场涨跌瞬息万变,猪肉价格波动起伏剧烈,曾老师有一套自己总结的应对规律,养猪十来年“就没怎么亏过钱”。2014年,猪肉价格陡现低谷,附近的养猪场都在抛售猪崽,缩减规模,可曾老师却瞅准机会,他判断猪价10个月内必将上涨,那时候大伙都没猪了,自己如果能挺过来,肯定会狠狠赚上一笔。

  挺过来的钱,大部分是从民间贷来的。最高时候,曾老师欠了将近400万的外债,他在四邻八乡放下豪言,“谁现在能借我一千万,我明年就还他两千万!”

  豪言在别人眼里成了瞎编,“别人养猪都亏死了,你还要借钱养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曾老师”,被叫成了“曾骗子”。临近年关,催债的人踏破了曾老师家的门槛,他干脆拎着东西主动跑到债主家里求情,“请相信我曾老师,钱我肯定还,等挺过去了我还会多还!”

  “那阵仗,你让家里人看见了怎么办?”曾老师把苦都吞到自己肚儿里,觉着发愁实在挺不过去了,深夜偷偷开车跑到父亲坟头哭一场,“隔三五天就去一次”。

  曾老师挺过去了,严重恐高的他专门跑到广州坐了一趟亚洲最高的过山车,“以后再也不想这么过了!”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