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技致富能手李金洪:鳜鱼亩纯利12500元。

核心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千真万确的,它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渔业科技示范户李金洪就是运用先进的渔业科技为自身带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千真万确的,它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渔业科技示范户李金洪就是运用先进的渔业科技为自身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 先进典型。

   李金洪主养鳜鱼,鱼塘坐落在靖江市东兴镇克成村10组,总面积50亩,其中鳜鱼塘18亩,饵料鱼塘32亩。
 
   李金洪养殖鳜鱼已经3年了,第一年由于不懂技术,养殖几乎没赚到什么钱,第二年在总结上年教训的基础上,懂得了鳜鱼对水体溶氧要求比较高的特性,从苏南购买了三台微孔增氧机及三台叶轮式增氧机,他将这二种增氧机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晴天中午开动叶轮式增氧机,使上下水层互相对流,将上层溶氧充足的水带到下层,且平衡上下层水温,午夜到天亮开动微孔增氧机,将底层分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曝气的方式排到大气中,降低氨氮水平,同时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溶解于水中,使鱼类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摄食量增加,很少生病,增重倍数增加,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年的养殖比较成功,亩产鳜鱼355公斤,亩产值达万余元。科学使用增氧机使李金洪尝到了甜头。

    今年,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增添了一台自动溶氧监测仪,该仪器能根据预先设定的溶氧值自动控制,当水体中的溶氧低于设定值时,仪器会自动开启增氧机进行工作,直至溶氧达到设定值,增氧机便停止工作。这样能保证水中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以上,鳜鱼在水中舒服了,摄食量也增加了,也不容易生病了,生长速度自然加快了,产量也“高大上”了。

   李金洪的先进做法还有就是摒弃传统的用包网拉捕饵料鱼的方法,因为传统的拉网需要多人同时操作,而且每次捕捞出来的饵料鱼数量较大,容易死亡,因为鳜鱼是不吃死鱼的,这样既造成浪费又增加人力,弊多利少。今年改用若干个地笼网放在饵料鱼塘中,每天只要一个人从地笼网中倒出饵料鱼,分批次投入鳜鱼塘中,这样既减少了用工,又保证鳜鱼能吃到鲜活的饵料鱼。

    还有就是在用药防病上,李金洪特别注重“以防为主,防 重于治”的理念。首先是增强鳜鱼的体质,提高抗病力,其次是经常使用复合多维、大蒜素、三黄散等副作用小的中成药,既生态又环保,有效地促进鱼类健康生长。今年测产,鳜鱼亩产达500多公斤,亩产值25000多元,亩利润12500余元。

     同时李金红还非常注重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班,学习所发技术资料。平时认真做好生产记录,不断总结成功做法,吸取教训,扬长避短,与指导员保持密切联系。

      纵观李金红的养殖生产,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投资一点是值得的,它能带给你丰厚的回报,可观的经济效益。用李金红自己的话说: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科技出效益。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