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核心提示:  Robert Kremer博士是《杂草管理原则》(Principles in Weed Management)一书的合着者,他是一名备受认可的土壤专家,并在密
    Robert Kremer博士是《杂草管理原则》(Principles in Weed Management)一书的合着者,他是一名备受认可的土壤专家,并在密苏里大学担任土壤微生物学教授。最近,他从美国农业部(USDA)退休,此前的32年间,他一直任职农业部,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微生物学家。

  自1997年以来,他一直在开展有关转基因(GE)作物的研究,在这篇采访中,他指出了转基因作物和草甘膦如何对土壤生态和生物造成影响的。

  Roundup导致病原体在植物根系堆积

  在转基因作物出现之前,他的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土壤中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除了杀灭杂草以外,草甘膦的次要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它往往会导致植物被机遇性土壤病原体所感染。

  1996年,当第一种转基因植物问世之际,Kremer的团队决心开展调查,了解如果在转基因大豆上使用草甘膦,是否会吸引某些土壤病原体,如镰刀菌。虽然素来被人们视为病原体,但镰刀菌属的几个物种其实对环境有益,因为它们可以调节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其他种类则具有机遇性,如果条件适宜,它们会攻击植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摇身一变成为病原菌(具有传染性)。

  他们发现,在使用Roundup(其中的活性成分为草甘膦)之后,在当季,大豆和玉米的根系中总是会积累大量镰刀菌。“一旦你知道根系中积累的镰刀菌的数量,你就会怀疑,如果条件适宜,它们很可能发展成病害。”Kremer表示,“结果,在大豆和玉米中,我们发现了4~5个主要的镰刀菌物种。在化验的根系样本中,我们只在10%~20%的样本中发现了实际致病病原物种。其中一种就是导致大豆猝死综合症的病因,它会导致植物枯萎,根部腐烂,主要发生在土壤潮湿的环境中。

  但是有趣的是,我们曾以为会持续地在经过草甘膦处理的大豆根部发现这种病原菌,但是在多个生长季节中,这个病原菌从来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发现的,是很多其他的镰刀菌,有些可能是致病的,或者在某种条件下致病。

  我们通过这些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就是,对于这些大豆物种,基因改造和草甘膦的使用形成了非常有助于镰刀菌增殖的土壤环境,因而让病害有了可趁之机,如果各项条件都适宜的话,便会快速形成病害。

  原因就在于,病害形成所需要的接种体已经在根部堆积,如果条件允许,便可能随时受到感染。而非转基因大豆则没有出现这种趋势。”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