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不应配合房地产开发走过场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火箭式的速度增长起来,随之而来的是粗放式发展带来的污染和负溢出效应,土壤污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火箭式的速度增长起来,随之而来的是粗放式发展带来的污染和负溢出效应,土壤污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环保部数据,我国土 壤 污 染 总 超 标 率 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土壤污染的众多来源中,重金属污染高居首位,不仅为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未经完全修复即转为建设用地还会严重影响在该处生活的人的健康安全,带来二次污染与伤害。土壤修复是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土地防治、风险评估、修复活动和环境监管与再度投入使用,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驱,土壤污染问题更为复杂,尤其珠三角地区,大量的工厂搬迁后留下的都是污染场地,若不进行恰当修复,对民众的健康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都有着严重影响。
          铅中毒的儿童、镉超标的大米、汞污染的水源和带着毒地争议的高档住宅项目,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公众脆弱的神经,对土壤污染的关注亦日益增多。去年开始,诸多迹象均显示出决策层对土壤修复的重视。财政部的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将原重金属治理专项改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额90.89亿元,是2015年的近2.5倍;2016年6月,国家“土十条”出台,“治土”有了里程碑式的条例,这一年成为了中国土壤修复元年。
          由于地区之间土壤、环境和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土十条”需要因地制宜。对比全国的“土十条”,广东的版本不仅增加了2018年的短期目标,对于重点监管行业也有不同侧重,并针对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和污染地块密集的特点,提出了部分城市开展污染地块环境监管试点等措施。此外还设置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具体目标,譬如,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指标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90%和95%。为确保这一目标,又提出“三备案,一公开”的土壤环境监管要求,即规定污染地块进入用地程序前需要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编制治理与修复实施方案、进行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三个环节,相关报告或结果报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备案,其中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