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2017年从11个方面推动生猪发展

核心提示:  日前,农业部印发了《2017年畜牧业工作要点》,并通知要求,针对农业部1号文件部署,切实做好2017年畜牧业各项工作等做出了
   日前,农业部印发了《2017年畜牧业工作要点》,并通知要求,针对农业部1号文件部署,切实做好2017年畜牧业各项工作等做出了重要安排,提出要向“稳生猪、促牛羊、兴奶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的步伐,养猪业将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接下来的发展,文件对其进行了众多提及。
 
  此次通知回顾了2016年畜牧业、养猪业取得的一些成绩,一是畜牧业生产积极调整,保障供给更加有质量。二是结构调整要持续推进,发展后劲更加充足。三是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特征更加明显。预计2016年畜禽规模养殖比例可达到56,比起2015年提高至少两个百分点以上。四是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效力,安全水平增加保障。饲料产品合格率高达到96.3 ,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 以上。五是养殖粪污治理和草原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畜牧业发展方式将会更加绿色。
 
  另外,通知还指出,当前畜牧业、养猪业面临了众多挑战,一是畜牧业结构调整任务加重。二是畜牧业绿色发展要求提高。三是廉价畜产品进口压力增大。
 
  通知指出,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关键的一年,这年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一、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1、加大粮改饲试点的力度。将“镰刀弯”和黄淮海等地区划为重点,深入推进粮改饲补贴试点,将粮改饲规模扩大到1000万亩。研究优化补贴机制,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技术,加快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新型农牧业发展格局。加强试点资金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粮改饲管理数据库,全面推行绩效考核机制,加大政策的宣传和技术培训的力度。加快培育饲草料收贮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销售企业,探索建立优质饲草料规模化、商品化利用的模式。
 
  2、调整优化生猪区域的布局管理。落实《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发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区)的环境资源优势,选择 4—5个典型县开展生猪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试点,示范引导东北地区合理有序承接南方水网地区生猪产能转移。
 
  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3、着重注意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制定出台指导性的相关文件,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明确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着力构建产业发展的新机制。组织召开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现场交流会,总结交流经验,宣传推广典型模式。加强资金的整合利用,以畜禽养殖大县为重点集中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节水、清粪、存储、利用等设施设备,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建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信息系统,加强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备案管理。探索主产省畜禽粪污重金属跟踪监测的有效方式。
 
  4、深入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发布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名单。积极深入的开展“走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主题宣传活动,选择10个左右的示范县,集中宣传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成效。组织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系列活动,总结经验,挖掘典型,在全社会形成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5、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的发展模式。将生猪、奶牛养殖大县作为此次工作重点对象,组织开展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活动,按照“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的原则,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循环发展,探索推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推广“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技术模式。
 
  三、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6、促进饲料工业的转型发展。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深入开展部、省级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将部级示范企业的数量扩大到200家,提升饲料生产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大新型环保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应用力度,推广低氮、低磷和低矿物质的饲料产品。探索构建精准配方技术体系,开展精准配方技术示范。推进饲料散装散运,发展饲料畜牧“厂场对接”模式,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