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怎样识别和防治?

核心提示:稻曲病又称青粉病、伪黑穗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属真菌病害。主要在水稻孕穗后期抽穗扬花期感病,危害穗上
     稻曲病又称青粉病、伪黑穗病,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名丰收果,属真菌病害。主要在水稻孕穗后期—抽穗扬花期感病,危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多则可有10多粒甚至几十粒。受害病粒菌丝在谷粒内形成块状,逐渐膨大,形成比正常谷粒大3~4倍的菌块,颜色初为乳白色,逐渐变为黄色、墨绿色、黑色,最后孢子座表面龟裂,稻曲病症状散出墨绿色粉状物,有毒。孢子座表面可产生黑色、扁平、硬质的菌核。
    带稻曲病菌种子的药剂处理:12%水稻力量乳油70毫升加水50千克浸种,或每100千克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400克拌种,或用70%抗菌素402,2000倍液浸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60~70千克,或用40%多福粉500倍液浸种,均浸48小时,浸后捞出催芽、播种。
    稻曲病大田防治:大田防治稻曲病宜在孕穗后期或破口期前5~7天打药预防。始穗—齐穗再防1次。重点是感病品种、往年发病重的田块、施氮过多植株嫩绿,气候适宜(温暖、阴雨)需预防,或听从当地植保人员指导进行防治。具体方法:在水稻孕穗后期(始穗前4~5天)和破口期(抽穗50%左右),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400毫升,或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用15.5%保穗宁(三·井)可湿性粉剂100~120克,或23%满穗悬浮剂5毫升,或用20%瘟曲克星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30%禾穗清70~80克,或用30%爱苗粉剂15克,均加水60~70千克各喷雾一次,间隔期为7~10天。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