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遵循自然法则 维护土壤生机

核心提示:我就想告诉农户们,秸秆和杂草是微生物生长的最好乐园,是土壤所需的最好肥料,只要利用得当,用他们就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看着
    “我就想告诉农户们,秸秆和杂草是微生物生长的最好乐园,是土壤所需的最好肥料,只要利用得当,用他们就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看着这些“宝贝”只能在烟雾缭绕中化为灰烬。 于是,只要自己开车看到路边耕地有人焚烧秸秆,就会把车停下来,耐心的给农户讲秸秆还田的好处,每次农户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张虎暗下决心要做点什么。
 
准备花上一年多的时间,在修文县每一个村讲一堂《微生物技术在种植栽培中的运用》公益课,每一个村把附近的村民召集过来,教大家如何运用微生物和秸秆杂草自制生物有机肥,培育肥沃的土壤,种出健康美味的果实。
 
“土壤是生命的摇篮,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中扮演着分解者的重要角色,是物质循环生态链上的重要环节,且不可代替。”谈到微生物对于土壤的作用意义,张虎告诉记者,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较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也极为庞大,在1克健康的土壤中,就有50亿-100个亿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正是有了土壤微生物的默默耕耘,大地才会有春华秋实的生生不息。
 
但是,现在人们很多不正确的耕作方式,却是在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生长的环境进行破坏。经过测试,在如今很多耕地里,1克土壤的微生物仅为5000万个左右。
 
“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化肥农药的滥用和土壤附着物的不合理利用。”张虎解释道,由于多数化肥是酸性的,大量化肥的使用不仅会让土壤酸化,也会让有益微生物不能很好生存,同时大量使用除草剂也使土壤微生物遭受毁灭,加快土壤板结。土壤一旦板结,农作物的生长则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追求产量的提升,则不断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由此造成恶性循环。
 
“我希望给大家传递出一种新的种植理念和方式,告诉大家如何用秸秆、杂草等看似‘没用’的东西来‘化腐朽为神奇’。”说这话的时候,张虎目光坚定,因为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目前已经完全可以通过生物有机堆肥、微生物营养肥、有机螯合水溶肥、微生物菌肥、天然微量元素水溶肥等天然有机肥的运用,达到增加土壤有益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改良板结土壤的通透性保水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育土壤有益动物、分解残留农药、固定螯合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而提高主栽品种的免疫能力和农产品的综合品质。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