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核心提示:土壤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也是历年两会关注重点。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将开展土壤污
        土壤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也是历年两会关注重点。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将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而两会期间,不少住鲁代表委员也就治理土壤污染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万连步已连续5年就土壤污染问题提出建议,在他看来,虽然政府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等,但从实施效果看,国内的农业面源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当前大部分地区肥料还存在施用过量的问题,特别是蔬菜、果树等施肥过量超标、施用方式不合理等,导致耕地质量持续恶化。”万连步告诉记者。
 
  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圣丰种业董事长王书平同样呼吁解决粗放施肥、过量喷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他在调研中发现,一方面一些农资销售员为了多挣钱,鼓励农民多施肥、多打药,同时农民也一直有多施肥、多打药才能有好收成的错误观念。
 
  此外,住鲁全国人大代表、银香伟业董事长王银香则认为农民过量施药,与农村地区对农药使用方法的宣传不到位有关,她告诉记者,打农药施化肥都要讲时效,以前农村经常能听到村广播站播放打农药的知识,但现在也没有了。
 
  对于如何加强土壤污染治理,王书平认为,必须从种植业的投入端做起,改进施肥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大面积推广水溶肥及定制肥,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满足“水肥一体化”的硬件要求。
 
  万连步则更看重社会资本的参与,他告诉记者,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产值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5%,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土壤修复主要通过政府招标的形式进行,尚没有明确的市场准入制度,所以社会资本还很难进入这一领域。据此,万连步建议,我国应研究制定土壤污染修复相关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安全评价和应用技术规范等,建立明确的土壤修复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土壤修复工程。此外,万连步还表示土壤修复、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投入机制与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土壤质量保护责任主体。“在土地流转中,应该将耕地质量的量化指标纳入土地经营权证中,土地流转的受让方要履行土壤保护的责任,同时要建立土地流转中耕地质量维护奖惩机制,以及土壤改良效果责任追溯制度,这样才能让土壤保护形成长效机制。”万连步告诉记者。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