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母猪热应激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技术

核心提示:如何提高种繁殖率、提高存活率是实现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当前养都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
        如何提高种繁殖率、提高存活率是实现业高产高效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当前养都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每到夏季由于高温引起的母猪“热应激综合征”易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减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上升,返情明显增加;同时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仔猪腹泻率高、存活率下降等一系列影响养殖效益的难题。因此,如何正确分析母猪夏季高温环境下,繁殖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热应激影响繁殖母猪生殖性能的主要机理
 
  夏季气温常在30℃以上,而母猪在温度达到26℃时就受到热应激的影响,使母猪的生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热应激对繁殖母猪生殖性能的影响主要机理是:第一,热应激改变了内分泌机能的正常状态,使甲状腺功能异常,促甲状腺素分泌量改变。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素显着增加。第二,热应激使甲状腺素利用受阻,使机体对甲状腺素的产生造成反馈抑制。当受到持续热应激后,间接地影响卵巢机能,严重时会诱发卵巢囊肿。母猪发情和排卵是通过内分泌途径在生殖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而这些激素与蛋白质和类固醇供应是否充足有关。在高温条件下,母猪的采食量降低,能量和蛋白质摄人不足,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受到影响,使性腺机能减退,从而可直接影响FSH、LH的释放并间接作用于卵巢类固醇激素的产生而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和排卵,常出现乏情和异常发情,发情周期延长。同时高温不利于卵子的受精及受精卵在输卵管里的运行,致使卵子受精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
 
  2 热应激对繁殖母猪生殖性能的影响
 
  2.1 对母猪初情期和断奶后发情的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使后备母猪初情期平均推迟22d,温度大于28℃时,母猪性成熟迟延;有研究表明,初产母猪断奶后恢复发情的时间在7-9月的要比其它月份的长,断奶后无发情症状的初产母猪中46.2%的卵巢有黄体,而38.5%的卵巢无黄体。在高温高湿的7-10月份,母猪断奶后7天内的平均发情率为70.6%,远远低于其它月份。
 
  2.2 对母猪受胎率的影
 
  母猪受胎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母猪的受胎率较低,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受胎率逐渐下降。7、8月份气温最高,受胎率达到最低。母猪断奶后7d内的受胎率比其它月份低14.3 %。试验表明,当气温达32℃以上时配种,约有19.7%的猪不孕或重复发情,在32℃以下时配种,则仅有12.7%的猪不孕或重复发情。母猪的受胎率与配种时的环境温度和配种后的周平均温度成负相关。
 
  2.3 对母猪胚胎存活率的影响
 
  高温的强烈应激作用使母猪内分泌功能失调,也使外周血液循环加强,身体内部的血液供应量减少,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使胚胎营养不足,出现胚胎早期吸收和死亡,因而产仔数明显降低。另外,高温还可使子宫内环境发生许多不良变化,死胎、畸形胎增多。研究表明:母猪在配种后怀孕前期受热应激影响,胚胎存活数减少。在配种前和配种后各3天对环境作32.2℃的热处理,对母猪的胚胎存活数没有影响,但配种后3天起到25天一直饲养于32.2℃中,则胚胎存活数显着减少。所以高温对配种后8天内的胚胎存活率和受胎率有不良影响,其次在胚胎附植几天内对热特别敏感,20天后则有较强的抗热能力。妊娠母猪前期受热应激可发生严重的流产问题。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