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北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核心提示:小麦中后期,尤其穗期是病虫害集中发生盛期,若控制不力,将给小麦产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切实搞好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当地病
 小麦中后期,尤其穗期是病虫害集中发生盛期,若控制不力,将给小麦产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切实搞好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趋势, 进行科学防治。要增强绿色植保理念,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麦蚜、麦蜘蛛、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防治小麦红蜘蛛,可每亩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8克对水适量喷雾,也可选用15%哒螨酮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盛期,亩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1克对水喷雾,兼治一代棉铃虫;穗蚜可每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克,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克对水喷雾,还可兼治灰飞虱。白粉病、锈病可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50~75毫升喷雾防治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00~1200倍喷雾防治;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75~100克喷雾防治,也可用18.7%杨彩杀菌剂喷雾防治。 
 
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病风险高,要高度重视赤霉病的防控工作。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要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原则,抓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喷施对路药剂进行保护和治疗,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结露或者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时,要抓住小麦扬花初期的关键时期主动施药预防,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危地区的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可提前至破口抽穗期。或者在小麦抽穗达到70%、小穗护颖未张开前,进行首次喷药预防,并在小麦扬花期再次喷药。药剂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150克,或者25%咪鲜胺乳油每亩15克,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1∶1比例混合每亩40~50克,对水后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果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连阴天气,应赶在下雨前施药。如雨前未及施药,应在雨停麦穗稍晾干时抓紧补喷。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小麦后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也是防灾、减灾、增产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