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为什么渔业生产条件优越?

 我国是一个有着30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位于东亚大陆边缘与辽阔太平洋之间的台湾省,四周海环,在自然环境上是我国渔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方。

优越的条件

台湾省有着广阔的浅海水域,就东海和黄海的临近海域而言,水域面积就达13万多平方公里,在这一国内,水深多在200米以内,海底倾斜平缓,海水温度较高。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最适宜浮游生物的生活,是各种海洋鱼类饵料最多的地方。

同时还有大量从陆地上随江河输送来的丰富的营养物质,使这里成为海洋鱼类良好的繁殖生长渔场。尤其是沿海强大的海流活动,是台湾省海成为良好渔场的决定因素。

众所周知,海洋鱼类对水温变化十分敏感,生活在水里的鱼类,一旦遇到水温下降,或生活在寒水的鱼类,如遇到水温回升,都会马上转移地方。而台湾海域既有暖流通过,又有寒流到达,所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寒暖流的交替,各种习性的鱼类都前往游,出现了季节性的不同鱼类的渔汛。

夏季,台湾受暖流影响,出现大批的暖水性鱼类活动,是捕捞多种鱼类的好时机。到了冬季,来自北方的渤海、黄海寒流进逼南下,寒水性鱼类随寒流而至,形成新一批的鱼汛。

此外,台湾省还有水深不到70米的浅海滩涂450万亩,很适于发展海水养殖。内陆的淡水水量不小,为发展淡水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台湾省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仅海鱼就有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达百种以上。

“旗鱼”是台湾省一种极其名贵的鱼类,是我国水产资源中价值最高的种类之一,最大的旗鱼体长达2米多。旗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日本是台湾旗鱼的主要出口市场,一条百斤重的旗鱼的售价高达3-5万元人民币。

台湾旗鱼渔场主要在苏澳港以东外海和鹅銮鼻以南海面。另外如暖水性洄游鱼类,其渔场主要在东北洋面,以及基隆港东北到钓鱼岛一带海渔港,是发展海洋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沿岸多渔港

台湾地区海岸线长达1600千米,大小渔港有100多处,并且建设良好,北部的基隆、西南部高雄的东部的苏澳,被称为“三大渔业中心。其中基隆是近海渔业较发达的渔港;高雄为远洋渔业良港。此外,台湾还有十多个二级渔港。按其所使用的工具和作业场所,又分为远洋、近海、沿岸渔业和养殖等四项。

台湾海洋渔业的真正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50年代以近岸渔业为主,1953年产量为13万吨,60年代后逐步转为远洋渔业,到80年代总捕获量超过90万吨,翻了7倍多。最高峰时期从业人口有11万户,人数多达90万人,占到了台湾总人口的5%。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从事渔业生产人数虽然下降到约35万人,但是是其产量却未有丝毫下滑,每年的捕捞量在130万吨,居世界第20位,产值超40亿美元,在世界渔业市场上举足轻重。

不过就海洋捕鱼规模与产量而言,台湾与内地差距甚大。 在海洋捕捞渔船领域,国内海洋捕捞渔船常年维持在15-18万艘,总吨位在800万吨左右。每年的海洋鱼类捕捞量在700万吨,仅一个舟山渔场的捕捞量就近300万吨。全国海洋渔业总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全球四分之一的鱼都是被中国人吃掉的,总的消耗量比排名第二到第十名的国家加起来都要多。

回过头来,再来说说台湾的海洋渔业。近年来,台湾积极推进“渔港建设计划”,改善相关渔业公共设施建设,鼓励渔民转型从事娱乐渔业,仅花莲渔港与石梯渔港每年就接待游客在20万人以上。探索出了一条海洋渔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