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红斑病”病因及怎么治疗

核心提示: 猪红斑病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
          猪“红斑病”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临床上要分清病因,对症治疗。

  一、非传染性因素

  1. 晒伤。表现为猪背部、体侧皮肤发红,多是猪在阳光下暴晒引起的,应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覆盖遮阳篷、降低猪舍温度,多给予饮水,水中加入藿香正气液等抗应激防中暑的药物。

  2. 过敏反应。有些猪,特别是皮肤薄的猪在被蚊蝇叮咬后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表现皮肤出现点状红肿。夏秋季节,猪舍最好加防蚊蝇的纱网。另外,有一些药物、疫苗过敏也会导致猪皮肤出现红斑。

  二、传染性因素

  1. 急性型猪瘟

  突然发病,高热达41℃左右,可视黏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指压不褪色,病程l~3天,死亡率达100%。用药物治疗无效。

  猪场可参考采用以下免疫程序:使用普通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国家标准为每头份抗原含量不少于750RID(兔体反应量)或每头份含细胞毒液不少于0.015毫升]时,种公、母猪和165日龄以上的后备猪每年免疫2次,3月份和9月份各1次,也可跟胎免疫(但对不规律发情的母猪需要补免),剂量为8头份(或5头份);仔猪30~35日龄(或20~25日龄)首免,有条件的最好根据母源抗体监测情况确定首免日龄,65~75日龄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4头份。对已发生猪瘟的猪场,可用1头份对初生仔猪实行乳前免疫。若选用政府采购专用高效猪瘟活疫苗(细胞源)时,剂量标准中明确规定每头份抗原含量不少于7500RID,就不要再增加剂量,1头份即可,但要使用专用稀释液。也可以使用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兔源),俗称猪瘟脾淋苗,使用剂量为1~2头份。

  母猪群也可以采取每年3次一刀切的普防法,每4个月免疫1次,但是产前、产后和配种后1周内的母猪不免,2周后再补注,这样省工省苗,母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差异小,有利于猪瘟的控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会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对胚胎是完全安全的。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